對話鮑師傅創(chuàng)始人鮑才勝:“曇花一現(xiàn)”的紅,不是我想要的

亞布力企業(yè)家論壇CEF
2023.11.10
別人搞太多創(chuàng)新,我就少搞一點。


文:許加林

來源:亞布力企業(yè)家論壇CEF(ID:cefco2012)


今年國慶節(jié)期間,知名糕點品牌“鮑師傅”因“肉松小貝同口味2個起售”等新聞再上熱搜,這已不是鮑師傅第一次因“名氣”負累。2017年,“鮑師傅”在上海一炮而紅,彼時也有人斷言:鮑師傅最多半年就會過氣。


一路走來,鮑師傅的發(fā)展并不輕松。“顧客排隊7個小時”“黃牛倒賣”“真假鮑師傅”等新聞,從不同側面印證著鮑師傅的受歡迎程度,也引發(fā)“人紅是非多”的種種質疑。其中飽受爭議的一點是:鮑師傅門口那些排著長隊的顧客,是他們雇人刻意營造生意火爆的虛假景象。很少有人愿意相信,揚言不注重營銷的鮑師傅,產品能賣得這么好。


的確,在數(shù)字化時代,堅持手工操作,不打價格戰(zhàn),不注重營銷,不開放加盟、堅持自營,不賺快錢... ...看起來,鮑師傅的這些戰(zhàn)略動作,與當前快速的商業(yè)節(jié)奏格格不入。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鮑師傅究竟靠什么火起來的?


在接受《對話亞布力》專訪時,鮑才勝展現(xiàn)了其“大道至簡”的經營觀。無論是經典的肉松小貝,還是今年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認可的提子酥、豆乳蛋撻等,鮑才勝似乎更希望用產品證明:鮑師傅的“爆紅”,絕非偶然。


鮑才勝|鮑師傅創(chuàng)始人

以下為專訪內容:

01 
成為網紅后,如履薄冰

亞布力論壇:“鮑師傅”已經成為香港反向代購清單第一名。作為初代網紅的鮑師傅,再次看到這種火爆現(xiàn)象,是否有壓力?

鮑才勝:沒火之前,很多人說我看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很多,但自從鮑師傅成為網紅以后,我的壓力越來越大,經常晚上睡不著覺,朋友們甚至說我這幾年看起來老了不少。

鮑師傅火了之后,不可避免地就會有很多人開始關注你,這就倒逼我要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,更加堅定做好產品的決心。 我認為,“爆紅” 是源于消費者的信任,為了贏得更多信任,我們必須加倍努力。

亞布力論壇:產品越受關注,壓力的確會越大。“網紅”標簽,有沒有為鮑師傅的發(fā)展帶來副作用?

鮑才勝:鮑師傅火了之后,我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。成為網紅只是一種偶然事件,如果爆火之后就冷下來了,這種打擊對企業(yè)發(fā)展更不利。現(xiàn)在很多網紅公司之所以沒有持續(xù)性長虹,就是因為基本功沒煉好。

公司成為網紅本來是個成功案例,但如果沒能很好地應對成為網紅之后的變化,最后導致公司失敗甚至消失了,這也會成為反面案例。我當然不希望鮑師傅成為后者。

2013年鮑師傅在北京剛火時,就已經有顧客排隊7個多小時了,只是我們并沒有過多關注。2017年鮑師傅在上海爆紅,當時就有人質疑:看吧,鮑師傅最多紅半年就過氣了。但我心里想的是:你們看著吧,我們只會越來越好。

從結果來看,鮑師傅還是堅持下來了。其實最紅的時候,也是我最害怕的時候。別人看到的是一種面子,而我看到的是一種責任和擔當。成為網紅以后,最大的困難還是如何讓內部團隊,將紅了之后的那種飄著的自豪感與愉悅感,及時轉化為一種落地的責任和擔當。

鮑師傅剛火時,我就跟團隊說,“曇花一現(xiàn)”的紅,不是我想要的。我們要踏踏實實做好產品。與短暫的爆紅相比,我更在意的是消費者的口碑和復購率,要好好打磨產品,獲得消費者的持續(xù)認同。

亞布力論壇:你的家鄉(xiāng)資溪縣作為面包之鄉(xiāng),據(jù)說10萬人中,有超過一半的人做面包生意。為什么只有鮑師傅火了,你是否總結過成功經驗?

鮑才勝: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鮑師傅的運氣不錯,可能就是趕上了“天時地利人和”?;仡?004-2005年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,當時我就決定走特色路線,鉆研特色糕點。當時這條賽道上的競爭對手還比較少,所以很幸運地脫穎而出了。

2004年,烘焙業(yè)在臺灣還比較發(fā)達,我就去研究了臺灣的鳳梨酥、太陽餅等,觀察了各個地區(qū)的特色糕點,研究它們的成長史,自己就總結出了一套經驗。當時我就在想:我是否也可以在內地嘗試走一條特色路線。結果做出來的肉松蛋糕一經推出,就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。

亞布力論壇:你當時堅定地要走特色化路線,是覺得如果不這樣做,就沖不出來?

鮑才勝:是的,如果不走差異化,就沖不出來。那時國內有味多美、金鳳呈祥、好利來等品牌,國外還有韓國的巴黎貝甜等各大品牌,競爭太激烈。我只能走它們的空白之處,走差異化路線。

我做這行已經31年了,經歷了很多烘焙業(yè)的行業(yè)周期。通過研究,我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問題:為什么烘焙業(yè)平均在五六年就會出現(xiàn)一個周期,一些很火的品牌每隔五六年,就開始衰退甚至銷聲匿跡?烘焙業(yè)雖然是個傳統(tǒng)行業(yè),它的創(chuàng)新迭代卻很快。隨著消費品的提升,消費者的口味也會發(fā)生變化。到底要怎么做,才能讓消費者一直認同我們呢?

我總結出的結論是:首先,企業(yè)要規(guī)避周期帶來的影響,要提前五六年做好規(guī)劃,避開周期、穿越周期。其次,公司要走在市場節(jié)奏的前面,提前布局。我提出“五年結論”:要求公司提前五年布局,開發(fā)和創(chuàng)新出更加適合年輕人的產品,想好未來要做哪些創(chuàng)新,做好預案,以實現(xiàn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
亞布力論壇:為了應對“五年一迭代”的周期,鮑師傅做了哪些準備? 

鮑才勝:在產品創(chuàng)新上,每年我們大約都要推出五六個新品,在較為密集的產品創(chuàng)新上,再做篩選,進行多品類創(chuàng)新。消費者如果喜歡某個產品,我們就繼續(xù)推廣,不喜歡就及時迭代。

在食材選擇上,我們嚴格把控質量。以雞蛋為例,雞蛋多放置一天,新鮮度都會有變化,做出的糕點,口感的新鮮度也會受到影響。我們要求從雞蛋廠出來的雞蛋,必須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到店。

在配方和工藝上,我們堅持手工操作,追求精細化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也確實影響到了鮑師傅的發(fā)展速度。

02
“干別人不愛干的活”,堅持自營


亞布力論壇:數(shù)字化時代,很多企業(yè)發(fā)展都挺快的,你有為鮑師傅當前的發(fā)展速度著急過嗎?


鮑才勝:我們不會為了刻意追求規(guī)模而擴大市場,鮑師傅還是希望穩(wěn)健發(fā)展。我經常跟團隊說:不要用這幾年來判斷我們的發(fā)展速度是快還是慢,有時發(fā)展速度可以由快轉慢,也可以由慢轉快,不能簡單地用“時間”去換“空間”。如果以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,鮑師傅的發(fā)展速度可能就是快的,不要在乎這一兩年。


近幾年,我們一直在忙著打牢基礎,把基本功做扎實,下半年也開始加快開店、加快發(fā)展速度。外界看別的品牌一年之內就能做到幾百家店,而我們從幾十家店發(fā)展到一百家店,經歷的時間都好像很長。我們難道沒有快速擴店的實力么?真要快速開店的話,我們也能開。只是,開店這件事很簡單,但如何把消費者留住才是最難的。


亞布力論壇:開放加盟,也是加快企業(yè)發(fā)展速度的一種方式,很多傳統(tǒng)餐飲都開設了加盟店,鮑師傅為什么一直按兵不動,堅持自營?


鮑才勝:想要做加盟,實現(xiàn)“標準化”是重要前提。鮑師傅的糕點偏重于手工,通過手工做出來的糕點,會更加新鮮美味,口感會更有層次、更加豐富。這就意味著在短期內,鮑師傅的標準化還很難實現(xiàn)。在當前標準化不太完善的情況下,我們還是要保證產品品質,不會貿然去做加盟。


我并不想去賺快錢,如果早早開放加盟,可能我早就賺到更多錢,躺在海邊曬太陽了,但我沒想那么干。之所以一直選擇自營,還是因為希望讓“鮑師傅”這個品牌能有更加長久的沉淀,一步一個腳印做成百年老店。


亞布力論壇:想要達成“百年老店”的目標, 鮑師傅面臨的最大阻礙是什么?


鮑才勝:想要成為百年老店,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,但我當前最大的困惑是,如何把食品安全做到萬無一失。如果食品安全做不好,很多東西都會頃刻化為烏有。我們公司的第一件大事是保障食品安全,它是鮑師傅成為百年老店的根基所在。


亞布力論壇:當下市場競爭如此激烈,你認為什么才是鮑師傅的“護城河”? 


鮑才勝:簡單來說,鮑師傅的護城河就是“干別人不愛干的活”。鮑師傅的特色主要包含三方面:口感口味的差異、模式的差異和創(chuàng)新的差異。


從口味上看,很多糕點的味道都是甜味居多,我們會打造甜咸味的口感。從模式上看,現(xiàn)在很多企業(yè)做的都是機械化、數(shù)字化的東西,我們就做手工的東西。從綜合創(chuàng)新來看,開店方式、銷售方式等方面,我們也會去做一些有別于同行的創(chuàng)新。


以產品創(chuàng)新為例,我們做了很多嘗試。糕點的地域性特征很明顯,有些產品可能南方人愛吃,北方人就不愛吃,銷量也會截然不同。現(xiàn)在我們的市場調研團隊,在推廣產品之前,都會先做好調研,第一時間給消費者試吃,再根據(jù)調研情況做局部調整,盡量做出能讓全國大眾都比較接受的產品。


再以手工制作這點來說,很多企業(yè)選擇直接用工廠機械化替代手工,這樣效率確實有所提高,但也會損害口味。想要保證工藝新鮮,不斷優(yōu)化食材與工藝,保證口味品質,就需要在店里現(xiàn)做產品??蓜e小看堅持手工制作的難度,它其實覆蓋了非常高的人力成本,成本這么高,如果其他方面再做不好,就很可能被市場淘汰。


上述這些,我認為都是鮑師傅比較難被撼動的“護城河”。未來我們要把“護城河”筑得更高、更牢。


現(xiàn)在糕點行業(yè)每年都是百分之十幾的增長,行業(yè)應該要“走出去”。我通過調研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亞洲國家對中國的食品需求很大,鮑師傅也計劃先開拓亞洲市場,再把中國美食一點點傳到全世界。


03

好產品是最好的營銷,無懼內卷


亞布力論壇:聽你說了這么多,看起來鮑師傅能火,是做好產品之后順其自然的結果,不是為了成為網紅而刻意為之。


鮑才勝:你總結得很好,我們就是這樣的想法。國外的麥當勞、肯德基剛起步時也是網紅,后面變成了長久的品牌,就是因為它們的基本功都做得很扎實。產品口碑做好了,自然而然會成為網紅。


以前別人一直不相信,鮑師傅的廣告花費是很低的,2017年在上海爆火時,我們沒有花過一分錢廣告費。


亞布力論壇:完全沒有做營銷么?網上有人質疑鮑師傅是雇人排隊。


鮑才勝:完全沒有?;蛟S有的公司會雇人排隊,在我們這是不可能的事。


我一直認為,營銷是一把雙刃劍,如果營銷過度,跟企業(yè)的基礎功不匹配,不是好事。企業(yè)基本功薄弱,營銷做得再好,也很難走遠。


我不太注重營銷,尤其是在吃的方面,口碑的傳播才能帶來最深遠的持續(xù)力,產品不好吃,你再怎么營銷,消費者都不會去第二次。


也許很多人不理解,有必要排那么長的隊么?能有這個疑問的人,主要是不了解吃貨的心態(tài),其實真正的美食就是靠吃貨帶起來的。美食可以釋放壓力、治愈心情。吃貨享受美食,不是簡簡單單地為了填飽肚子,在吃貨的眼里,只要能吃到美食就會很開心,哪怕排隊也是一種享受。


為什么現(xiàn)在餐飲行業(yè)變化這么快,就是因為很多人都忽視了打好地基的重要性,基本功沒做好,反而在別的方面創(chuàng)新太多。我想的是,別人搞太多創(chuàng)新,我就少搞一點。


亞布力論壇:有聲音說,鮑師傅缺乏營銷思維,沒什么營銷活動、也沒有折扣和優(yōu)惠。


鮑才勝:不打折、不做優(yōu)惠活動,就是一種高性價比的體現(xiàn),如果再打折扣,我們公司就賺不到錢,沒利潤了。掙更多錢乃至上市,都不是鮑師傅的目標,鮑師傅還是希望能成為一個有所傳承的企業(yè)。把產品做好是最重要的,其他外界的評價我不在乎。


鮑師傅成功的一大因素還是源于消費者的認可,消費者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宣傳。


亞布力論壇:你覺得鮑師傅的產品性價比高,有些消費者卻覺得價格有點貴。認知出現(xiàn)分化,這是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出了問題?


鮑才勝:我們一直做的都是高性價比的事。比如,鮑師傅的蛋撻里都是頂尖的淡奶油食材,只是我從沒宣傳過這些。同樣的食材質量,我們比別人賣的價格更低。我后來也在想,這么做是不是吃虧了,但回歸到“鮑師傅”這個品牌最大的核心點,除了承載美味,“高性價比”也是其中一個定位。


消費者真正做過對比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同樣的產品原材料,我們的性價比更高。

之所以有些消費者會覺得價格貴,可能還是由于我們自身沒有做好,還要從自身找找原因。比如,我們是不是沒做出更好的口感,從而讓消費者覺得不值這個價。


亞布力論壇:你們現(xiàn)在負責產品工藝的專業(yè)團隊有20多人,大多是積淀深厚的行業(yè)老兵,他們有很強的經驗優(yōu)勢,但團隊總體年齡偏大,會不會在對年輕消費者的口味和洞察的判斷方面存在偏差?


鮑才勝:這個問題問得很好。公司現(xiàn)在有4000多人,負責產品工藝的專業(yè)團隊有20多個人,他們對糕點、烘焙很有沉淀,每一位都是擁有十幾、二十年烘焙經驗的行業(yè)老兵。我們也會通過“師帶徒”的形式,逐步往團隊里注入年輕人。


在試吃方面,我們也會吸收更多年輕人。其實傳統(tǒng)飲食文化的口味變化并不大,但我們也會針對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偏好進行相應調整。比如,未來消費者一定會吃更健康的食品,我們也會根據(jù)這個趨勢對產品進行調整。


亞布力論壇:你怎么看待實體行業(yè)的“內卷”現(xiàn)象,企業(yè)要做些什么,才能破解這種惡性競爭?


鮑才勝:“內卷”聽起來是個新名詞,但它本質說的就是“競爭”嘛。競爭無處不在,只是現(xiàn)在確實比以前“卷”得更厲害。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它卷的是那些本來就不太好、有可能面臨淘汰的公司。如果你的公司做得好,這難道不是一種脫穎而出的好機會么?


如果鮑師傅不是一家好公司,那自然會被內卷淘汰;反之,如果我們基本功做足了,再大的風浪也經得起,那被卷的就是別人,跟我們沒關系。


食品創(chuàng)新交流群
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
亞布力企業(yè)家論壇CEF
回頂部
評論
最新評論
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發(fā)聲!
微信公眾號
Foodaily每日食品
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
微信分享
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