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折扣零售格局演變大猜想

聯(lián)商網
2024.05.03
這其實是一個高門檻的生意。


文:天使灣老汪

來源:聯(lián)商網(ID:lingshouzixun)


觀點提要:
·“Costco、山姆、ALDI、LIDL、優(yōu)衣庫、迪卡儂……我們在觀察這一系列新型業(yè)態(tài)的群體性崛起之時,強烈地意識到其底層精神具有驚人的一致性。也因此,它們成長為電商沖擊之下逆勢增長的幾種線下業(yè)態(tài)。絕非偶然。


這些今日零售世界的逆行者,極有可能也預告了,下一個時期商業(yè)的主流哲學,將和過往極大不同?!?/section>

·“在兩個層面做減法。一個是SKU,所謂寬品類窄SKU。本質上是供給決定需求。這是對最近幾十年商業(yè)化大潮(追求極致的豐富度)的一個重大反向。另一個是服務和運營環(huán)節(jié)。同時,在另一個層面做加法——商品環(huán)節(jié)。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蛻變?!?/section>


·“其實這是一個高門檻的生意。其一,從流量運營商向制造型零售轉型,絕非易事;其二,更高的門檻在心智、思維模式的層面。因為它是一種對過去幾十年商業(yè)化大潮的反向。”

……


經濟緊縮、供給過剩、大消費頹靡之下,折扣零售悄然成為極少數(shù)具有較強確定性的中長期結構性機遇之一。


但是,折扣零售的精神實質是什么?其價值提供方式是什么?門檻和難點是什么?未來我國有望演變出怎樣的競爭格局?


近年來,天使灣創(chuàng)投團隊對這一主題投入了極大的熱情。埋頭研究、翻譯了ALDI、Costco、喬氏、TJX等全球零售巨頭,同時走南闖北,遍訪國內這個領域的先行者。


01
零售行業(yè)發(fā)生了什么?


·零售渠道領域,正在發(fā)生一場變革。


這場變革的影響之深遠,或許不亞于當年的電商。當然,它是在另外一個維度上。


而它對今天市場主流的各類零售業(yè)態(tài),以及上游品牌、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的影響,也往往被過分低估。


·我們觀察到的一場潰?。?/section>


2018-2022這4年間,沃爾瑪中國大賣場的門店數(shù),從420家銳減至322家。4年關閉近100家。


2016-2023這7年間,家樂福中國門店數(shù),從254家銳減至37家。7年關店217家。


2019-2023這4年間,永輝超市門店數(shù),從1440銳減至998家,關店442家。
……
傳統(tǒng)大賣場在中國有6300億規(guī)模。受到電商、新零售等持續(xù)沖擊,其生意模式不再有效,市場份額正在出讓。從2016年開始出現(xiàn)拐點。


硬幣的另一面,則是此消彼長。


在沃爾瑪中國下行的同時,山姆會員店則從23家擴張到了46家店,最近幾年保持著每年新開5家左右的速度。山姆會員店的營收,已經占到沃爾瑪中國區(qū)大盤的50%+。


在全球范圍內,倉儲會員店鼻祖Costco,2023年營收2422億美元,凈利潤62.9億美元,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。最近5年凈利潤年均增幅15.1%;最近25年,股價從8.5漲至666。漲幅71倍,年化增幅高達19%+。


硬折扣鼻祖ALDI及其追隨者LIDL,均位列全球零售銷售額TOP5。2021年,ALDI銷售額1161億美元。目前全球門店1萬多家。其中,英國1000家,美國2800家。


TJMAXX(服飾)、優(yōu)衣庫(服飾)、宜家(家居)、無印良品(服飾+家居)、唐吉訶德(綜合)、迪卡儂(運動鞋服)……


02
變革的實質 


我們在觀察這一系列新型業(yè)態(tài)的群體性崛起之時,強烈地意識到其底層精神具有驚人的一致性。也因此,它們成長為電商沖擊之下逆勢增長的幾種線下業(yè)態(tài)。絕非偶然。


這些今日零售世界的逆行者,極有可能也預告了下一個時期商業(yè)的主流哲學,將和過往極大不同。


紛紛擾擾的技術和表相底下,我所看到的是以下幾點:


1、誠意。從賣方立場到買方代理。

站在消費者、買方的立場,而非過往零售渠道所習慣于站在的賣方(品牌方)立場,由此導致和消費者處于強博弈狀態(tài)。


孤獨大腦老喻聊Costco時講的一句話,特別有同感——“誠實是最好的策略;誠實是中國未來20年最大的紅利之一。這個世界開始悄悄獎勵那些誠實的聰明人”。


而誠意的根基,在于零售渠道開始把屁股挪到了另外一邊——消費者這一側。而無論他們是否采取會員制這一經營方式。


2、做減法。從極大的豐富度、自由度到給定的有限選項。

返璞歸真、極簡主義,逆時代大潮而動。


時代的大潮是什么?從大賣場到貨架式電商(亞馬遜、阿里、京東)再到內容電商(抖音、小紅書)、社交電商(拼多多),一以貫之的,是極大的豐富性,品牌溢價,訴諸感性、沖動和欲望……暗合《老子》中的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畋獵,令人心發(fā)狂。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”。


一般大型商超幾萬、十幾萬個SKU,電商平臺更是以其海量的選項自傲。而在Costco、山姆這一類倉儲會員店,他們的品類寬度通常足以覆蓋日常生活所需,但是每個品類下只提供極其精簡的SKU選項(4000個以內)。所謂“寬品窄SKU”;而ALDI、LIDL在其德國本土,則將SKU壓縮到了1000以內;相比較ZARA多達10000的SkU,優(yōu)衣庫只提供2000。


3、從流量生意到制造型零售。

多年來,傳統(tǒng)零售渠道本質上做的是流量生意,廣告費占據其收益大頭。平臺型電商在這個層面并未實現(xiàn)革新,而是因襲并極致放大。反過來說,對產品的理解、控制力往往偏弱。


而新型零售業(yè)態(tài)策動了一場雄心勃勃的變革,往上游、生產制造環(huán)節(jié)延伸,在大幅度壓縮商品流通環(huán)節(jié)的同時,通過參與產品定義、設計和標準制定,大幅度擠壓水分,建立差異。


自有品牌率這一指標,極為清晰地勾勒出了新興業(yè)態(tài)和傳統(tǒng)玩家的區(qū)別:Costco自有品牌率在30%左右;山姆中國自有品牌Member's Mark,占山姆中國全部商品的25%-30%,2022年貢獻約40%營業(yè)額;ALDI和LIDL的自有品牌率,已達到90%以上;迪卡儂也在90%以上。


山姆中國開發(fā)自有品牌遵循兩個邏輯:“針對還沒有清晰行業(yè)標準的產品,由山姆定義標準并生產;當外部供應鏈某個環(huán)節(jié)利潤太厚,為了給會員最佳性價比,山姆會選擇去開發(fā)自有品牌”。

4、效率進化。
鐘鼎資本曾通過梳理日本1962-2002年的批發(fā)、零售數(shù)據,驗證了零售業(yè)態(tài)演化背后的效率持續(xù)提升。


第2列是全社會各級分銷商的商品批發(fā)總額,第3列是全社會終端零售額。最右列除數(shù)W/R ratio的數(shù)字越小,意味著全市場的商品流通越高效。整體W/R Ratio呈明顯下降。


效率的提升,也直觀地體現(xiàn)在毛利率、加價倍率、庫存周轉等核心指標的差異上。我大致作了一個比較。但考慮到數(shù)據并非同一年份,會影響到可比性,僅供參考。


一言以概之:買方代理人X做減法X制造型零售,從而實現(xiàn)零售渠道的效率進化。


基于這樣一種架構的新型零售業(yè)態(tài),為消費者創(chuàng)造的獨特價值又是什么呢?


簡言之,極致“質價比”。


換句話說,優(yōu)質X低價,好X省。


首先,需要確保低價并非通過降低品質才得以實現(xiàn),而有賴于整體效率提升。


其次,Costco的毛利率長年保持在12%一線;ALDI則控制在15%以內。


而傳統(tǒng)大賣場,如沃爾瑪基本在25%一線,便利店則大多在35%上下。


03
標桿企業(yè)都誕生在怎樣的時代背景?


·Costco、山姆、BJ's Wholesale

美國現(xiàn)存的這三大倉儲會員店,包括上百家被收購或被淘汰的倉儲會員店,都誕生于1976年到1984年間——兩次石油危機、通貨膨脹加劇、經濟低速增長甚至停滯。


·全球硬折扣雙雄——ALDI和LIDL

ALDI誕生于二戰(zhàn)后的1948年。創(chuàng)始兄弟的母親有過一句廣為傳播的話:“人們的處境越糟,我們的生活越好”,生動有力地道出這一零售業(yè)態(tài)的底層邏輯和時代機遇。


1973年,受益于ALDI的啟發(fā),德國施瓦茨家族成立第一家食品超市。“這家小店只有三名員工和大約500種產品,是我們全球擴張的謙遜開端?!睆拇薒IDL走上了緊緊追隨、試圖趕超ALDI的道路,“成功而精確地復制了ALDI幾乎所有重要特征”。


到了1980年代,ALDI在德國擁有2000家門店。而LIDL則剛剛擁有300多家門店。


·在日本,貫穿漫長的“失去的20年”,跑出了一批零售渠道十倍股。


1980年,無印良品在西友百貨里面的一個小角落開業(yè)。創(chuàng)立時有過一個非常直白的廣告語——“有品質而且便宜”。


1984年,柳井正在廣島開出第一家優(yōu)衣庫門店。


1989年,安田隆夫在東京開設了第一家唐吉訶德,向消費者提供低價好貨。此前的1978年,他曾開設唐吉訶德的前身“小偷市場”雜貨折扣店,售賣庫存尾貨、接近保質期的食品。


1980年代以來,日本經濟增速放緩(由10%以上降至5%左右);1990年,泡沫經濟破滅;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移;消費持續(xù)“分化”,高端奢侈消費和大眾高性價比消費相繼成為主導;“第三消費時代”向“第四消費時代”演變……


關于唐吉訶德,啟承資本有過一段富有洞察力的觀察:“抓住了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移下的變量……它就是日本零售行業(yè)的‘影子’,陽面越大,陰面也就越大?!?/section>

·TJMAXX,1977年,馬薩諸塞州?!癟.J.Maxx概念的部分靈感,也來自于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衰退”。


……


概而言之:


從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過渡,從結構性過剩向普遍性過剩過度。


從“第三消費時代”(以個人主義為核心。個性化、品牌化、多樣化、歐式傾向等)向“第四消費時代”(重視社會。無品牌、樸素、本土文化)過渡。


中長期的經濟低增長、信用緊縮,疊加階段性的經濟危機沖擊,滋養(yǎng)了這一批零售巨頭的大環(huán)境變量。 


事實上,我們已經進入一個過剩經濟主導的時代。


供過于求已成為大多數(shù)行業(yè)的共性特征。從房地產到教培、奶茶、咖啡、直播,到光伏、儲能、新能源車、半導體……這些年我們越來越強烈地體會到“內卷”的艱難,本質上是因為大多數(shù)行業(yè)的產能已經極大過剩。


由此發(fā)生的一個變化,是早些年供不應求時代形成的賣方市場、品牌主導的零售流通鏈路,不得不重構,讓位給一種更多站在買方立場的流通鏈路。


我們很可能也正在進入一個中長期的經濟緊縮周期。而這恰恰是新型零售渠道的另一層土壤。


在一篇關于ALDI超市的報道中,德國《商報》指出:“迄今為止,在每一次經濟危機中,折扣店的份額都增加了3%至4%——而且之后也沒有明顯減少?!?/section>


而美國現(xiàn)存的三大倉儲會員店,包括上百家被收購或被淘汰的倉儲會員店,都誕生于1976年到1984年間。也和當時環(huán)境發(fā)生的劇烈變化息息相關——全球爆發(fā)兩次石油危機,造成美國經濟低速增長甚至停滯,并導致通貨膨脹加劇。占美國社會總人口59%的1.38億中產階級受到巨大沖擊。而Costco們的價值主張,就是滿足中產階級高性價比的品質生活需求。


另外,日本三浦展描繪的“第四消費時代”,也開始在我國社會局部蔓延。消費者回歸更為理性、務實的消費觀念,注重更高質價比,返璞歸真,去品牌溢價。


04
“極致質價比”如何實現(xiàn)?


在價值提供方式的層面,我們看到了較為一致的解法。比如:寬品類X有限SKU、自有品牌、極致的運營成本控制、極簡主義的企業(yè)文化等。


我做過一張圖,大致比較Costco、山姆中國和ALDI的經營數(shù)據。


我們來看看ALDI。


·誠意:降低交易成本的終極法寶。

ALDI長期堅持“優(yōu)質低價”的經營原則,顧客對此深信不疑。最終使顧客在選購商品時完全不需要檢查ALDI商品的性價比。

·在商品層面:必需品/基本款X質優(yōu)X有限SKU X極高的自有品牌率(95%)。


卡爾·阿爾布萊希特在1953年的《原則》中,已經領悟到了這個商業(yè)模式的秘密:“我們意識到,經營較少的品類,同樣能夠獲得商業(yè)上的成功。并且與其他同行相比,我們的成本非常低,這主要歸功于我們較少的產品品類。這種戰(zhàn)略洞察力成為我們經營的基本原則?!?/section>


SKU數(shù)。南北ALDI多年來分別銷售450、600個SKU;今天在全球范圍仍保持了1100-1400的平均水準。即時在英國,也控制在2000以內。


ALDI門店絕對不會同時銷售10種番茄醬或者5種洗衣粉。相反,每種食品雜貨,它們只提供1-2個SKU;如果引進25種冷凍食品,就會撤銷其他25種滯銷商品。因為它們不再被視為生活必需品和基本款。既有新增品類,也有下架舊品類,但長期保持SKU總數(shù)不變。


自有品牌。ALDI貨架上90%的商品都是自有品牌。但通常都由知名品牌制造商生產。以名牌商品作為基準;其次,面對產品質量差異,不以價格作為采購決策的唯一因素。這是一個基本原則——為了更高的質量,接受更高的進價;嚴格的質量控制??煽俊⑼昝?、統(tǒng)一的質量,是ALDI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。


·在運營成本層面:大批量采購X低成本運輸X服務“降級”。
每個SKU平均年銷售額高達1400萬歐元。而德國最大連鎖企業(yè)REWE則為60萬歐元。


合適的門店規(guī)模(太大甚至超數(shù)倍,這種情況極為罕見);盡量避開繁華商業(yè)地帶形成的高昂租金。通常不位于大型購物中心,而是選擇在大街小巷或者周邊地區(qū);長期租賃或買地造樓(事實上ALDI是德國最大的房地產所有者之一);裝修風格極簡,沒有多余裝飾等等。


·在企業(yè)文化層面:將極簡主義視作基本原則。


“無為而治意義上的極簡主義是ALDI最重要的核心特征”。體現(xiàn)在戰(zhàn)略上的高度聚焦(“從未經營過其他類型的門店,也從未涉足藥店或全品類超市”)、品類限制(多年來,它們拒絕推出水果、蔬菜之類復雜的全新品類)、缺乏人情味的管理風格、權力下放和充分授權(分權是避免復雜性、創(chuàng)建簡單系統(tǒng)的另一個關鍵辦法)。

再來看看Costco。


·精簡SKU:基本上在4000以內。帶來兩個層面影響:一方面,渠道得以精心挑選、深入開發(fā)每一個品類;另一方面,單個SKU進貨量大,從而具備巨大采購議價能力;


·高周轉率/低庫存成本。在Costco,顧客的單次采購量并不低。庫存周轉率平均只有29.5天(低于沃爾瑪?shù)?2天和Target的58天);高周轉率為企業(yè)帶來充裕現(xiàn)金流的同時,因為Costco單個SKU進貨量巨大,在降低采購成本的同時,對整條供應鏈擁有絕對控制權;通常1個SKU會分配給若干供應鏈生產,它采用按市場分批生產的策略,使得庫存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。


·降低供應鏈管理成本。高周轉率,使得部分產品從設計、制造、出貨到賣場銷售這一系列動作可以在一周內完成,強大的供應鏈大大降低了供應鏈管理成本。


·一系列降低運營成本的措施:通常選址在租金便宜的郊區(qū);倉儲式。所有商品均以原裝貨盤運送,大包裝,并陳列于簡單的賣場環(huán)境;自助式等等。


·會員制。會員制創(chuàng)造了幾種價值,一方面,高效篩選目標用戶群體;另一方面,持續(xù)提升了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和頻次、口袋深度。2015年,Costco的人均消費為136美元(Sam’s Club為81美元,Target為62美元)。假設單人單次消費為150美元,則全年消費次數(shù)在10次左右。


05
中國折扣零售的天花板推測


1、全球雜貨零售(grocery retail)市場格局(2021年數(shù)據),提供了一個大致的參照系:

——倉儲會員店:美國占比13%;韓國占比8%;折扣店:歐洲占比26%;美國占比3%;韓國占比1%;兩者合計:歐洲占比26%;美國占比16%;韓國占比9%;


——德國折扣連鎖占據食品雜貨零售行業(yè)近50%;ALDI和LIDL這兩家折扣連鎖,占據英國食品雜貨零售行業(yè)16%;
——倉儲會員店和硬折扣店業(yè)態(tài),均已在全球產生多家巨頭,占全球前十大零售商中的4家,其在2020年的零售收入規(guī)模均超千億美金,并維持高速增長。


2、當下中國雜貨零售(grocery retail)市場格局(2021年數(shù)據):

——2021年,中國整體零售規(guī)模為9.4萬億元。其中,菜場和夫妻老婆店等傳統(tǒng)零售模式仍占據大頭,66%左右;現(xiàn)代零售渠道(超市、大賣場、新型零售業(yè)態(tài))占35%,規(guī)模達3.3萬億元。

——現(xiàn)代零售渠道中,新型零售業(yè)態(tài)(倉儲會員店、折扣店、便利店等)占比僅7.2%;


倉儲會員店和折扣店規(guī)模僅百億元,滲透率不足1%。但是增長強勁。倉儲會員店在2021年規(guī)模增長40%,遠高于其他零售渠道1-2%的增速。


3、中國折扣零售業(yè)態(tài)的增長預期。

參考華興資本的預測:倉儲會員店SKU更精簡、重差異化、全國同采、更有規(guī)模經濟,預計終局的市場份額將比現(xiàn)有大賣場市場更集中。假設整個零售市場規(guī)模相對穩(wěn)定,預計國內新型零售業(yè)態(tài)2030年有望達到9000億元,倉儲會員店與硬折扣店分別有望實現(xiàn)2500億元和2000億元的規(guī)模。


06
中國戰(zhàn)局演變的幾種可能性?


零售渠道本質上屬于平臺級生意。倉儲會員制、硬折扣連鎖尤為如此,容易形成獨家或幾家壟斷、占據極高市場份額的競爭格局。


在中國,這一切才剛剛開始。美國、歐洲和日本的經驗,對于我們或有啟發(fā)。


倉儲會員制的雙寡頭格局。美國大型倉儲式會員店的整體市值超過3200億美元。三大巨頭Costco、Sam's Club和BJ's Wholesale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55.5%、36.2%和8.3%。


事實上早從1990年代開始,雙寡頭壟斷、贏家通吃的格局業(yè)已成型,早年的幾十個競品了無痕跡。此后30多年競爭格局并無大變。


硬折扣的德國雙雄。ALDI和LIDL兩家合計2746億美元。兩家進入英國20多年,合計市占率16%左右。


再看日本服裝行業(yè)的市場集中度演變。優(yōu)衣庫的崛起(2018年市占率高達12.9%),使得日本服裝行業(yè)傳統(tǒng)分散的競爭格局發(fā)生了顛覆性變化:2000年,日本服裝企業(yè)TOP10的銷售額為1.36萬億日元,占全行業(yè)4.99%;而到了2008、2017年,TOP10的市占率分別高達26.30%、34.30%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歐美和日本的這一批零售企業(yè),大多屬線下實體零售渠道連鎖。


而國內電商環(huán)境則催生了拼多多、唯品會這樣的平臺型解法。山姆進入中國27年,今天山姆中國50%的交易源于線上,實質上它已演變成為中國最大的前置倉企業(yè),相較美國本土模型發(fā)生了極大的變異。


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(fā)和信心:中國本土將有極大的可能性,涌現(xiàn)出創(chuàng)新型的解法。在平臺型/零售渠道型、線上/線下、綜合/垂直、場景/人群細分等不同維度的融合。


07
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


·這其實是一個高門檻的生意。


其一,從流量運營商向制造型零售轉,不是每個企業(yè)都能實現(xiàn)這樣的轉型;其二,更高的門檻在于心智、思維模式的層面。因為它是一種對過去幾十年商業(yè)化大潮的反向。

·就如同上世界80-90年代,山姆、Costco的崛起經歷了一系列劇烈的進化一般。今天的后起者們,仍需以進化的視角來看待先行者和自身。并且理性區(qū)分,哪些屬于這個生意的基本原則,哪些則僅僅屬于表層的相,必須在變化中趟出一條路來。


·類似倉儲會員店、折扣店這種文化區(qū)隔較弱、普適性比較強的生意,龍頭企業(yè)的全球滲透率、市場集中度恐怕不容低估。


·建立區(qū)別、強化區(qū)別!可能是一條務實的競爭策略。比如通過綜合/垂直區(qū)分、區(qū)域割據、用戶細分、場景細分等。


·在這里,你需要沉下心來,努力做成一個“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”的、可持續(xù)的、復利的生意。在足夠扎實的基礎之上,隨著時間的流逝,用戶的價值會持續(xù)沉淀,逐漸增厚和放大。就如同Costco、ALDI在長達幾十年的時光里,依然保持了連續(xù)的同店增長和極高的續(xù)費(復購)率一般。
如果你也正在關注這一主題,歡迎交流!


參考資料:
《所有人都在學的山姆,沒有秘密》/晚點
《全球經典商超系列研究(二)Walmart競爭優(yōu)勢再思考》/中國銀河證券
《倉儲超市行業(yè)研究:會員制精準錨定,供應鏈回歸本源》/國泰君安
《折扣零售行業(yè)深度報告:抵御經濟周期,關注特賣電商》/中泰證券
《從性價比零售在各國的發(fā)展及成因看我國市場前景》/招商證券
《線下零售“千億蛋糕”正在出讓》/華興資本
《手風琴響起:從成熟市場看零售業(yè)態(tài)的演化》/鐘鼎資本
《穿越消費“買方時代”的零售連鎖三大變革》/啟承資本
《蕭條與欲望:德國硬折扣店先驅ALDI如何顛覆零售業(yè)》/元氣資本
食品創(chuàng)新交流群
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
聯(lián)商網
回頂部
評論
最新評論
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發(fā)聲!
微信公眾號
Foodaily每日食品
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
微信分享
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